你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健峰新闻

安装防野猪铁丝网时,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?

2025/6/19 10:54:31      点击:
安装防野猪铁丝网时,需结合野猪的行为习性、地形环境及安全规范,从选址、材料到施工细节全面把控,避免因安装疏漏导致防护失效。以下是需特别注意的要点:
一、选址与地形适配:杜绝野猪突破口
1. 避开野猪迁徙路径
优先在农田、果园外围等高线处安装,沿野猪常出没的山坳、田埂边缘形成闭环,避免留有 “缺口”。可通过红外相机监测野猪活动轨迹,在其必经之路(如泥地脚印密集区、植被被拱翻的路径)重点加固。
案例参考:四川巴中某村在农田西北侧山梁缺口处未设围栏,导致野猪绕路入侵,后续补装带刺铁丝网后解决问题。
2. 地形特殊处理
斜坡 / 低洼处:铁丝网底部需埋入地下 30-50 厘米,并用混凝土浇筑基座(宽 20 厘米),防止野猪刨土钻洞;斜坡段可将围栏呈 “之字形” 安装,增加攀爬难度。
河道 / 沟渠旁:使用防水型铁丝网,底部延伸至河床以下 10 厘米,避免野猪从水下钻过。
二、材料与结构设计:对抗野猪的冲击力
1. 铁丝网规格选择
网孔大小:选用5×5 厘米以下的热镀锌钢丝网(丝径≥2.5 毫米),防止野猪幼崽钻入;若使用电焊网,需确保焊点牢固,避免被野猪拱断。
高度要求:普通铁丝网高度不低于 1.8 米,若搭配电围栏,可设双层结构(下层 0.5 米,上层 1.5 米),中间间隔 50 厘米,形成立体屏障。
2. 支撑系统加固
立柱间距:每隔 2-3 米设置一根水泥柱(直径 15 厘米,埋深 60 厘米)或热镀锌钢管(壁厚≥3 毫米),顶部用横档固定,防止围栏被野猪撞歪。
抗拉设计:在长距离围栏中段加装拉紧器,通过钢丝牵引绷紧网面,避免因野猪冲撞导致网面松弛。
三、电围栏安装:安全与效果平衡
1. 电气参数规范
电压与脉冲设置:使用太阳能脉冲电围栏(如 12V 蓄电池 + 脉冲器),输出电压控制在2000-12000V(瞬时脉冲,非持续电流),脉冲间隔 1-2 秒,既对野猪产生刺痛威慑,又避免致死(符合《野生动物保护法》要求)。
接地处理:埋设 3-5 根镀锌接地棒(长 1.5 米,间距 5 米),接地电阻≤50 欧姆,确保电流有效导入地下,避免漏电风险。
2. 安全防护措施
警示标识:在围栏入口、拐角处悬挂 “高压危险” 警示牌(字体≥10 厘米),夜间加装反光条,防止村民或牲畜误触。
绝缘处理:立柱与铁丝接触处使用陶瓷绝缘子或塑料绝缘套,避免电流流失;围栏底部 50 厘米处设置 “绝缘隔离带”(如塑料板),防止雨水导致接地短路。
四、细节处理:封堵野猪的 “钻、拱、跳” 漏洞
1. 防挖掘设计
围栏底部向外翻折 30 厘米形成 “L 型” 埋地网,埋深 30 厘米,或铺设 50 厘米宽的防兽网(孔径 1×1 厘米),阻止野猪刨土打洞。
案例参考:湖北秭归某果园因未做埋地处理,野猪从围栏底部拱开缺口,后续补装埋地网后再未发生入侵。
2. 防跳跃与攀爬
顶部加装带刺铁丝(呈 45 度倾斜)或防爬网(网孔 10×10 厘米),延伸宽度 30 厘米,增加野猪攀爬难度;若野猪跳跃能力强(可达 1.2 米),可将围栏高度提升至 2.5 米。
3. 植被与障碍物清理
围栏周边 2 米内清除高大灌木、树木(避免野猪借力攀爬),低矮杂草定期修剪,防止藤蔓缠绕网面降低强度。
若农田附近有土坡、石块堆,需提前平整或拆除,消除野猪攀爬的 “垫脚石”。
五、合规性与后期维护:确保长期有效
1. 政策与法律合规
安装电围栏需提前向当地林业部门、派出所报备,说明用途、电压参数等,避免因 “私拉电网” 触犯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(如四川曾有村民因未报备被处罚)。
若涉及基本农田或生态保护区,需遵守《土地管理法》《自然保护区条例》,避免破坏地表植被。
2. 定期巡检与维护
每周检查:查看铁丝网是否有断裂、变形,电围栏脉冲器指示灯是否正常(如太阳能板是否积灰、蓄电池电量是否充足)。
季节性维护:雨季前加固接地系统,冬季清除围栏上的积雪,避免重压导致网面下垂;发现野猪撞击痕迹后,及时修补薄弱点。
3. 应急备用方案
储备备用钢丝、绝缘子等配件,在围栏破损时快速修复;搭配声光驱离器(如爆闪灯、喇叭)作为辅助,当铁丝网局部损坏时,临时增强威慑力。
六、人机安全:避免次生风险
禁止儿童接触:在围栏周边设置隔离带(如种植带刺植物),或安装防护栏,防止儿童靠近攀爬。
触电急救预案:若有人误触电围栏,立即切断电源(关闭脉冲器开关),检查是否有灼伤,必要时拨打 120(电围栏脉冲电流通常不会造成致命伤害,但需警惕因惊吓导致的摔倒等意外)。
总结
防野猪铁丝网的安装核心是 “以野猪行为为导向,以安全合规为前提”,从 “防钻、防拱、防爬、防触电” 四个维度细化施工细节。建议结合当地野猪体型(如南方野猪体重约 50-100 公斤,北方可达 200 公斤)调整围栏强度,并通过 “物理屏障 + 智能监测”(如搭配红外报警装置)提升防护效率,最终形成长期可靠的农田防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