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王老汉蹲在玉米地埂上,头戴破草帽,身穿洗得发白的蓝汗衫,正吧嗒吧嗒抽旱烟。裤脚沾着泥,手里攥着半根黄瓜啃得咔嚓响。远处传来“嗡嗡”声,他抬头眯眼——是村头大喇叭在喊。)
大喇叭(画外音,村支书扯着嗓子):“各位乡亲!县气象台发预警,下午三点可能有强对流天气,带冰雹!赶紧检查大棚、防雹网……”
(王老汉猛啐一口烟蒂,把烟杆往地上一杵。)
王老汉(嘟囔):“嘿!这鬼天气说变就变!俺这刚抽穗的玉米,要是遭了冰雹……今年白瞎了!”(跺脚)“去年老李家玉米被雹子砸成光杆,赔了两万块,俺可不想跟他学!”
(话音刚落,裤兜里的手机“叮咚”响。王老汉掏出来,屏幕亮起——是个卡通青蛙头像的APP,叫“庄稼小护”。)
王老汉(皱眉戳屏幕):“小护小护!气象台说要下雹子?”
小护(电子音,带点萌):“王大爷好~已收到县气象台预警,下午3-5点局部有冰雹,风力6-8级。您家玉米地处于风险区哦!”
王老汉(撇嘴):“预警?预警顶啥用?俺又没防雹网,难不成用手接雹子?”
小护:“别急呀~您上周安装的智能防雹网控制器连网啦!我现在远程帮您打开,5分钟后网子就罩上玉米地~另外,您地头的应急物资箱里有防雹布,记得去盖一下东边那片低洼地!”
(王老汉愣住,凑近手机。)
王老汉(嘀咕):“嘿?这玩意儿真能远程控制?俺上次就按错按钮,把鸡舍门关死了……”
小护(语气加快):“放心~本次操作已同步到村主任后台,他就在村口盯着呢!您现在出发,正好赶上盖防雹布~对了,冰雹前湿度高,您家花生地可能有叶斑病,记得用APP里的‘病虫害自诊’拍张照,我给您开药方!”
(王老汉将信将疑,扛起锄头往地里跑,手机还贴在耳边。)
王老汉(喊):“知道了知道了!你这小青蛙咋比俺媳妇还啰嗦?”
【场景切至玉米地】
(王老汉跑到地头,几个村民正手忙脚乱扯防雹布。村主任举着喇叭喊。)
村主任:“老少爷们加把劲!东边那片低洼地先盖!小护说这地容易积水,雹子砸完得防烂根!”
(王老汉挤进去,看到自家玉米地已经罩上了银白色防雹网,风吹过,网子簌簌响。)
王老汉(挠头):“这网……真管用?”
村主任(咧嘴笑):“昨儿小护就提醒俺们备网,说是根据卫星云图算的冰雹路径!你这地挨着山脚,最容易遭殃,多亏提前罩上!”
(王老汉摸出手机,点开“病虫害自诊”,对着一片发黄的玉米叶子拍照。APP秒出诊断:“疑似玉米大斑病,建议喷施苯醚甲环唑,亩用量30ml。”)
王老汉(瞪大眼睛):“神了!俺刚瞅着叶子黄,还以为是缺肥呢!”(转头冲村主任喊)“老张!去俺家仓库拿药,按小护说的比例兑水!”
【高潮:冰雹突至】
(下午3点整,天空突然阴云密布,黄豆大的冰雹噼里啪啦砸下来。村民们躲在树底下,看着玉米地。)
村民甲(缩脖子):“完了完了……这雹子砸下来,玉米得秃半截!”
村民乙(搓手):“俺家西瓜地更惨,果子都裂了……”
(王老汉盯着自家玉米地——防雹网像层铠甲,冰雹噼里啪啦砸在网上,玉米秆纹丝不动。他摸出手机看实时监控,画面里玉米叶子上只有少量水珠,没有损伤。)
王老汉(得意地对村民喊):“瞧见没?这小护神了!网子挡雹子,药方治叶子,俺这地保准没事!”
(冰雹持续半小时后停了。阳光穿透云层,照在防雹网上,水珠簌簌滑落。)
【结局:秋后算账】
(镜头快进至秋天。玉米地金黄一片,王老汉站在地头数钱,身边围满村民。)
村民甲(羡慕):“老王头,听说你家玉米亩产一千五百斤?俺才一千二!”
王老汉(翘二郎腿):“那可不!多亏小护帮忙——防雹网挡了雹子,药方治了病,还提前让俺给玉米追了钾肥!(拍手机)这玩意儿比俺家那头老黄牛还靠谱!”
小护(画外音,欢快):“王大爷,您的秋粮补贴已到账,共计一万二千三百元~另外,明年俺给您推荐抗倒伏玉米品种,再搭配智能灌溉系统,争取亩产再涨两百斤!”
(村民们哄笑,王老汉笑得合不拢嘴,把手机举得老高。)
王老汉(喊):“大伙都听着!这电捕野猪机啊,真是咱农民的‘护田神器’!明年咱全村都装,再也不怕天灾了!”
(众人欢呼,镜头拉远,玉米地在阳光下泛起金浪。)
【幕落】
字幕:科技守护丰收,智慧点亮乡村——
电捕野猪机,让农民稳收更增收!
创作说明:
幽默设计:通过王老汉与“小护”的方言互动(如“小青蛙”“比老黄牛靠谱”)、村民的夸张反应(躲冰雹、数钱)制造笑点,贴近农村生活气息。
功能落地:将“防雹网远程控制”“病虫害AI诊断”“补贴到账”等电捕野猪机核心功能融入剧情,用具体场景展现“增收可靠性”。
情感共鸣:以王老汉从“怀疑”到“得意”的转变,以及村民的集体认可,传递科技助农的温暖与实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