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种了三十年地的老周,家在云岭村后坡那片金灿灿的稻田边。往年一到秋熟,最头疼的就是山猪——这群“不请自来的食客”总爱挑月黑风高的夜,拱开田垄啃谷穗,踩得泥里都是断秆。前年最惨,三十亩稻子被糟蹋了近三分之一,颗粒无收的田块晒得像块疤,心疼得我蹲在地头抽了半宿旱烟。
今年春上,村里推广“生态护田”项目,给像我这样的种粮户免费装了太阳能电野猪机。一开始我还犯嘀咕:“这玩意儿能管用?别又是花架子。”没想到用了大半年,倒成了我田间管理的“新帮手”。今儿就掏心窝子说说实在感受。
第一桩:真能挡!山猪从“常客”变“稀客”
防护器装在田垄边,两米来高的白色杆子,顶着块太阳能板,底下埋着感应线。村主任说这叫“震动感应+声光预警”组合——山猪一踩线,杆子顶端的小喇叭就“呜哇呜哇”响,蓝光灯也跟着闪,跟敲锣打鼓似的。
头回见效是八月十五前。那天我在院坝剥花生,听见田那边“呜哇”炸响,抄起手电筒跑过去,就瞧见三只花斑猪正扒拉着感应线,见亮光和响声,夹着尾巴往林子里蹿。后来查监控(防护器自带摄像头存录像),好家伙,这俩月它们总共来了七回,没一回能踏进稻田半步!
往年这时候,我得隔三差五扛着竹竿去田边守夜,累得腰都直不起来。现在白天忙完农活,晚上能踏实睡整觉——防护器(
野猪机器)替我“值夜班”了。最直观的是收成:今年三十亩稻子,经测算只被山猪啃了不到两分地,损失合下来不到五百块。搁以前,这数得乘十倍!
第二桩:不难用!老农民也能“玩得转”
起初怕这高科技太复杂,结果安装队来教了半小时就会。杆子不用打深地基,往土里插半米固定住;太阳能板朝南偏西十五度,不用天天擦灰,阴雨天也能撑三天;感应灵敏度还能调——我把阈值设低了点,免得野兔、刺猬路过瞎报警,省得瞎操心。
日常维护更省心。设备自带太阳能充电,雨季也不用担心断电;摄像头存录像能看七天,我要是想查哪天有动静,手机APP一点就能回放。上个月感应线被野猪拱松了,打个电话给村里的农技员,人家带着工具半小时就来修好了,没耽误事儿。
最贴心的是“不伤生”。以前听人说有的防护器带电,我打心眼里抵触——山猪虽恼人,也是条命。这防护器就响不咬,山猪试过两次“警报攻击”,现在见着田边杆子都绕着走,既护了庄稼,也没结下“死仇”,我心里舒坦多了。
第三桩:添底气!种粮人终于“敢投入”
这防护器不光防山猪,还给我添了份“稳当劲儿”。以前总怕辛苦种出粮被糟蹋,不敢多租地、不敢换好种子。今年我试着扩种了五亩,选的还是高产的“玉香粘”,底气就来自这防护器——有它守着,收成有保障,卖粮的钱就能再添两头小牛犊。
村里的老伙计们见我受益,也都主动申请装防护器。现在后坡片区二十多户,大半都用上了,山猪“聚餐”的场面少多了。前几天碰见村支书,他说镇里正打算给防护器装联网功能,以后在村委会大屏上就能看全村田块的预警情况,还说要给做得好的农户评“生态护田标兵”——我这老胳膊老腿的,说不定还能混个奖状挂墙上!
说句掏心话:科技护田,暖的是人心
有人跟我念叨:“花几千块装这玩意儿,值吗?”我算过账:防护器政府补贴一大半,自己就掏千把块;可它保住的收成,一年就能回本。更金贵的是,它让我觉得——咱农民跟山猪、跟土地,能处得和谐。
以前总觉得“人地争食”是死理,现在才明白,有科技帮忙,能把“争”变成“让”。山猪有林子里的野果吃,我有整整齐齐的稻田收,防护器像个公正的“中间人”,守着这份太平。
秋收这两天,我站在田埂上看金浪起伏,防护器的蓝光在暮色里忽闪。手机响了,是女儿视频通话:“爸,您种的稻子真好看!”我笑着应:“那是,有‘新伙计’帮忙呢!”
这防护器(
电野猪机器)啊,护的不只是稻子,是咱种粮人的盼头,是人和土地、和山野的缘分。